1993年10月31日,这是个星期天。
天气不错,按照计划,89岁的邓小平要逛逛北京城。虽然,人在北京,却因为工作忙,邓小平逛北京城的次数极其有限。
但是,他又非常关心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。
1984年,邓小平就曾经好好逛了逛北京城....
1、1984年,邓小平坐了地铁
邓小平非常关心北京的建设,早在1956年,邓小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,就代表中央在“修建第一条地铁“项目上批了字。
那时候,这还是个新生事物,毛主席、朱老总、周总理都非常关注。
展开剩余87%可是,谁都知道,地铁的修建并不容易,耗时、耗钱,也非常耗费人力。
在技术上,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,因此,还是苏联老大哥派来了专家,进行筹划、设计等等。
好事多磨,苏联专家在六十年代初撤了回去,余下的工作就得我们自己来完成了。
在1965年7月11日,举行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典礼,邓小平、朱德、彭真等人参与了奠基仪式。
接下来,大家都知道发生了“时代的冲击”,这对工程是有巨大影响的。即使如此,北京地铁工程依然在进行。
1971年1月15日,北京地铁开始试运营。非常可惜,此时的邓小平在江西一个拖拉机厂劳动。当时的邓公,是多么希望能够坐坐啊!可天不遂人愿,人在远方,不能亲自目睹试运行。
过了三年,机会来了,但体验感并不是很好。
1974年6月,已经复出的邓小平参观了地铁一期工程现场,坐了地铁。当听到“地铁车辆、设备不是标准产品,不过关”时,邓小平立即指出:必须进行技术改造,可以引进国外的技术。
是的,当时和苏联已经交恶,和西方国家没有恢复外交关系,确实不容易。但邓公思维很大,有着突出的格局,自己能干自己干,自己不行就学习和引进。
这,才是发展的“诀窍”。
遗憾,1976年4月,邓小平被撤了所有职务。
又过了十年,到了1984年,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复出7年了,是改革开放的总舵手。他看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,而他是变化的推动者。
当邓小平听说已经有了“环城线”时,十分高兴,表示要坐一坐。
于是,邓小平一行人先坐了长春制造的国产地下列车,然后,换乘坐了日本制造的“东急”列车。
坐完之后,邓公问周边人:“日本车有什么优点?”周边人回答道:“质量好,故障少。”
邓小平又问道:“中国列车有什么优点?”这话问得大家一怔,相比日本地下列车,我们确实没什么优点啊!这问题怎么回答?
有个聪明的回答出现了:“中国车坏了有配件。”言下之意,配件很丰富。
其实,那一刻,同志们都意识到了两个国家的差距,一个个沉默不语。
是啊,追上发达国家,需要一代人,甚至几代人的努力,重要的是不要气馁。
看现在,中国在工业制造方面和欧美日的差距越来越小了,甚至,在一些中低端制造业,和一些特殊制造业,中国已经超越了欧美日,这和那一代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
分别之际,邓小平走到驾驶室,握着驾驶员的手说道:辛苦了!
驾驶员非常激动,回应道:领导,辛苦了。
然后,邓小平对所有相关地铁工程的工作人员挥手道:“同志们,辛苦了!”那一幕,让所有人员感觉到了被尊重。
距离1984年,又是一个9年,到了1993年,邓小平要逛一逛北京城,看看北京城的发展,这一次,他会看到什么变化呢?
2、路过高速路,要交费,邓小平女儿对父亲说道:拿钱!
这次,接送邓小平的是一辆日本面包车,坐上非常舒服。最主要的陪同者是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。
张百发对北京的建设非常熟悉,而且和邓小平比较熟络,由他当向导,再合适不过了。
第一个目标:是看看北京城的街道。
车子缓缓走着,邓小平看着大街上的变化,建筑、人群、街道,仿佛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。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。
在车子行进过程中,邓小平激动之时,也会让司机停车,走下去看看。
邓小平是边走边问,每当看到一座大楼,就问身边人:“那是什么楼?”“那是什么建筑?”别的人不一定都知道,张百发就是北京的活地图,耐心地回答着一个个提问:“国际饭店”、“海关大楼”.....
路过一个正在修建的宏伟建筑时,张百发说道:“这是正在修建的长安大戏院,再有两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,到时请你去看戏....."
第二个目标:东南三环高速、四元立交桥、首都机场高速公路。
第一个目标主要是缓缓行进,看的是街道。这后面的目标,就是上高速,看北京市发展的整体面貌。
汽车行驶在高速上,邓小平感慨道:北京全变了,我都不认识了!
经过京广大厦时,邓公兴奋了:“这地方我来过!”是的,这座大楼他确实来过,陪同人还是张百发。
楼还是那个楼,但周边全变了。
在机场高速上,路过收费站时,邓小平的女儿毛毛说道:“这收费多少钱?”
张百发回答道:“咱们这种车,过一次交20元。”
毛毛是邓公的小女儿,在父亲面前很调皮,她转身对邓小平说道:“拿钱!”
这一幕大家谁都没有想到,大家都在看这位智慧的老人如何回答。
邓小平以浓重的四川口音说道:“我哪里有钱?从1929年起,我身上就分文全无。”
闻听此言,卓琳、张百发等人哈哈大笑,车上气氛非常和谐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,邓公游兴不减。
可是,根据计划,该回了。
没想到,在返程途中,邓小平又问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.....
3、邓公问张百发:我这衫子算不算小康水平?
要返回了,可是邓小平就像十万个为什么,问这问那。
问,说明了对北京的建设和发展的关心。
看着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,看着美丽的城市建设,邓小平频频点头。最触动邓小平的,还是那一条条高速柏油路。
突然,邓小平指着高速公路问道:“这样的路算不算小康水平?”
张百发笑着回答道:“已经超过了。”
是啊,当时的高速路建设方面,中国确实不弱于西方。总里程还有所不如,可质量没得说。当然,如今的中国,已经是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里程的拥有者了。
这个问题刚回答完,邓小平指着自己穿的烟灰色水洗绸的夹克衫问道:“我这件衫子算不算小康水平?”
张百发笑得更开心了,回答道:“你这是名牌,也超过了。”
车上再一次响起了笑声,大家都被感染了,邓小平已经不年轻了,可是他的思维依旧敏锐,人又风趣而且很和蔼。
很快,气氛转向了沉闷,因为邓小平问了一个让人“悲伤”的事情,那就是关于申办奥运的事情。
张百发讲了具体的情况,最后感慨道:“国外有人捣鬼。”
“意料中的事情,关键是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。”邓小平客观地说道。
此时,随同医生插话了,讲了邓小平是如何不愿睡觉要看申办奥运结果的,引得众人又一阵沉默。
看到医生说话了,邓小平轻松岔开了话题:“我总想出去走走,可是他们不让。”他指着警卫和医生说道。
下车之前,张百发邀请道:“明年春暖花开时,请你去看世界公园,也请你去看建设中的北京西站。”
邓小平连连点头:好,好!”
......
邓公在1997年2月19日去世了,这是国家的损失,也是人民的损失。
很遗憾,他没有看到香港的收复,没有看到澳门的收复,也没有看到申办奥运成功,更没有看到奥运的举办!
如果邓小平和宋美龄一样长寿就好了专业期货配资公司,那样,就可以看见那精彩的一幕幕发生了.....
发布于:天津市